徐州服务电话:0516-85657888
♥
这是《星光放映室》| 第007期
本期邀请的是来自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的刘思茗同学
她为大家介绍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作品《辛德勒的名单》
▾ 点击收听 ▾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
大家好,我是来自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的刘思茗,现在是星华的一名编导生,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1946年12月18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犹太人血统,美国电影导演、编剧和电影制作人。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第一部电影是在亚利桑那州斯考茨德尔的一家旅馆中拍摄的。13岁时,斯皮尔伯格拍摄了一部战争电影《无处容身》在“峡谷影展”中获奖。1971年,斯皮尔伯格导演了他的第一部电视片《决斗》。1975年拍摄了电影《大白鲨》,1982年的电影《E.T.》 使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首次获得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1993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侏罗纪公园》上映。同年凭借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 最佳导演等多项大奖;1999年再次凭借电影 《拯救大兵瑞恩》获得第71届奥斯卡最佳导演等多项大奖,2009年获得第66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终身成就奖。2013年《时代》杂志将他列入世纪百大最重要的人物的一员。 2018年3月19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荣获2018帝国电影奖终身成就奖。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被称为“电影织梦者” ,斯皮尔伯格可以将电影的深刻思想性与商业元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观众们体验震撼壮美的画面效果同时,感受到其影片中所传达出的深刻内涵,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这在整个美国电影界乃至全球电影界都是非常稀有的。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包含了几个重复出现的主题。他的大部分电影都表现了普通人与非常人的接触以及在特殊环境中对自我的寻找。在2000年8月美国电影学会(AFI)对斯皮尔伯格的一次采访中,他谈及了自己对外星生物的兴趣以及这种兴趣如何影响了他的电影。出于这种对于外太空的热爱,他曾多次将星空作为电影的背景,比如在《大白鲨》中。他形容在童年时期自己曾经想成为外星人,而这种兴趣则继承自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一个科幻小说迷,并坚信外星人跨越百万光年的距离来到地球并非是为了征服,而是因为好奇心以及向人类传播他们的智慧。
斯皮尔伯格电影中另一个一贯的主题是童真、好奇心和信念。根据WarrenBuckland的说法,斯皮尔伯格的这类主题一般都是通过低位拍摄的手法表现出来的,而这也成为斯氏的导演风格之一。比如《大白鲨》中的水底镜头即从低角度拍摄人物的游泳动作。另一个与儿童有关的主题即童真的丧失和成熟。
他的大部分电影表现出了天然的乐观主义。评论家经常批评他的作品对于感情的表露过于直白,而斯皮尔伯格则认为感情的直白表露和含蓄各有好处。他的这种风格来自于弗兰克·卡普拉和约翰·福特的影响。他作品中的例外则是《The Sugarland Express》带有的悲观结局——LouJean失去了她女儿的抚养权,以及电影《人工智能》中戴维从未被他的人类母亲接受的命运。而犯罪片《猫鼠游戏》中弗兰克——这个不断地对权威人物进行反抗的人——最后反而成为他反抗的人所代表的系统的一部分,是对现实的莫大讽刺。在《世界大战》中斯皮尔伯格第一次表现了邪恶的外星人。《慕尼黑》也是最富有争议、最为暧昧的电影,展示了一个永无终结的暴力循环结局。
电影赏析
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单》改编而成。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一部电影。
影片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
这部影片的黑白画面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营造出一种纪录片似的真是氛围。在表现手法上,影片充分调动电影综合艺术在音乐和色彩方面的表现功能,使影片的艺术个性十分突出,风格凝重而细腻。在音乐方面,影片强调通过客观的叙述去打动观众的感情,在音乐与画面内容若即若离的关系中,强调一种内在含蓄的情感张力;在色彩的运用上,以灰白和暗淡的冷色为基调,偶尔辅之以彩色(小姑娘的红裙和结尾时的转为彩色片),使影片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张力和心理冲击力。影片的主旨就是和平和救赎,它清楚的为观众展现了一个名叫辛德勒的德国军火商人从一开始的贪图一己私利到最后开始真正发自内心的想要救助每一个受到德国纳粹迫害的犹太人这一转变过程。
战争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带来了死亡与恐惧,那些执政党派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惜发动战争,完全不顾人民的死活。战争使人性扭曲,也同样是人性善良的一面表露出来。纳粹党在希特勒元首的领导下培养了一种狂妄自大的种族优越感,在他们眼里犹太人就是一群畜生,毫无人权可言。
他们举起屠刀残杀无辜的犹太百姓,他们用冷酷无情的面庞将法西斯的特有的残暴展现的一览无余,我忘不了那些为了躲避纳粹党追杀而躲在地板衣柜和床底下瑟瑟发抖的妇孺,忘不了德国士兵在发现有幸存的犹太人后蜂拥而上举枪一个不留,一个绅士般的军官坐在犹太人的钢琴前优雅的拨弄琴键,莫扎特的乐章伴随着如爆豆般的枪声如同是死神的舞曲。导演用一种看似荒诞的方式来讽刺纳粹的残暴与变态。
当辛德勒与妻子骑着马在山坡上目睹了城市中正在对无辜的犹太人大肆屠杀的德国士兵那野兽般的行为,当他在混乱的人群中看到了那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慌慌张张的奔跑,他内心深处的善念令他彻底顿悟了。他明白了,在这个乱世中,就算赚再多的金钱也不能换来活生生的人命,没有人性,就算有再多的荣华富贵也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影片用了许多细节来交代辛德勒的转变,比如他开始利用自己的人脉为工厂中的犹太工人谋取一线生机,在他的生日舞会上他不顾旁人的眼光热情的吻了前来祝贺的犹太女人,给予了他们充分的尊重。与辛德勒反差极大的便是那个纳粹中尉军官,他身上的军国主义法西斯气息已经无法掩盖,即便他在外人面前很优雅,但内心的孤独在他遇见犹太女人海伦时暴漏了。他没有杀死海伦,或许他的内心是需要人来安慰的。他或许并不是真心的喜欢海伦,仅仅是想有个人来宣泄情感,但他内心的种族歧视却已经在他的灵魂中烙下了深深的不可磨灭的印记。当辛德勒规劝他试着宽恕他人的时候,从他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一线转机,他的内心在那一刻仿佛也对自身所信仰的主义产生了一丝动摇。当他在地下室轻抚着身为女佣的海伦,他迷恋着海伦的美,但却又不能表达对她的爱意,因为他是一名德国纳粹军官,他的身份和信仰令他无可奈何。内心的矛盾使他变得暴躁,法西斯的思想重新占据了他的灵魂,他疯狂地殴打可怜的海伦,导演用平行蒙太奇把宴会上辛德勒对待犹太人的亲切尊重与他的变态进行了强烈的对比。这或许也是导演对战争扭曲人性的另一种阐述。
当影片进入尾声,辛德勒见到德国士兵挖出了那些在集中营被屠杀的尸体,观众们意外地发现一个身穿红色衣裙的身影静静的躺在尸体堆中等待火化,小女孩的尸体早已经腐烂,辛德勒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孩子也难逃劫难,由于影片色彩的特殊性,导演对小女孩的身影单独使用局部色相,这使得在视觉上起到一定冲击。在黑白的尸体中,那一抹红色显得异常刺眼,在这黑暗的时代,童真被无情的杀戮埋没,希望在瞬间被摧毁。
辛德勒深深明白了名单的意义,也明白了自己该去做什么,他废寝忘食,不惜余力只想再多救一个人。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影片开头那个一心只想大发战争财而不在乎犹太百姓生命的商人辛德勒,原来一个人真的是会蜕变的,犹太人让辛德勒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赎。让他明白了救人一命,就是拯救全世界的道理。
本片可以说是身为犹太人的斯皮尔伯格本人的回忆录,他深刻的批判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同时也歌颂了战中尚未泯灭的人性。
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辛德勒本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老老实实做一个投机的商人,安安安稳稳的赚他的钱发他的财,他有人际关系有钱和资本,他可以奸商到底,逍遥自在;但他却冒着生命危险去找关系行贿赂,选择变卖家当倾其所有去保住那些犹太人的性命,以致在战争结束后他自己过着飘荡又清苦的生活,然而他对此并没有丝毫悔意,唯一的怨恨且不能原谅的就是自己不够努力,当时的钱不够多,不能贿赂更多的军官没能救下更多的犹太人,我看到辛德勒从一个唯利是图的奸商到一个被良知唤醒的拯救者大英雄,辛德勒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感动那么简单,而是更完全的展现了人本该拥有的那份良善,没有人生来就爱杀戮就是邪恶的,他们只不过是被油蒙了心,被黑暗遮蔽了双眼,他们是一群瞎眼的领路人;影片里辛德勒最后那简单的墓碑一方面映衬出了他的伟大与之后的艰苦及获救者犹太民众对他的敬仰与感恩,另一面也是唤醒了很多人沉睡已久的内心良善。
《辛德勒名单》在拍摄之初就确定了接纳贸易影片中少少见到的彩色胶片,斯皮尔伯格以为这些彩色的画面就像本相的血浆一样惊心动魄。本来已烂俗的温情,被彩色画面中一个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小女孩提升到崭新的高度。这远远跨越了对观众心情决心的怂恿,由于900万犹太人被格斗的凄惨史书自身就充足繁重。
《辛德勒名单》于1993年12月的第一个礼拜在美国上映,惹起激烈反应。次年,《辛德勒名单》在奥斯卡评奖中取得了十三项提名,并终极取得了七个奖项。斯皮尔伯格终究以此跻身天下影戏艺术巨匠之林。
该片包揽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原作音乐7大奖项及第51届金球奖的7项大奖。
- 学子简介 -
上一条:星光放映室006期:她确是一个闪耀着美丽的地方,可我却再也没回去过。
下一条:♥ 这是《星光放映室》| 第008期 本期邀请的是来自山西校区的曹中顺同学 她为大家介绍史蒂姆·波顿的作品《剪刀手爱德华》 |
返回列表 |